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,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。請重新載入頁面。立即重新載入
西九M+博物館|M+將於 2025 年 9 月與東亞領先文化機構合作呈獻:時代的稜鏡:日本的藝術實踐 1989‒2010、李昢:一九九八年至今的創作 及 春之宣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活動簡介
位於西九文化區、亞洲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M+宣布與東亞著名文化機構合作舉辦及呈獻三個主要展覽,將於 2025 年 9 月分別在日本和韓國開幕,包括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行的「時代的稜鏡:日本的藝術實踐 1989‒2010」;在首爾Leeum 美術館舉行的「李昢:一九九八年至今的創作」;以及在光州國立亞洲文化殿堂舉辦的「春之宣言」。
上述展覽彰顯了 M+與著名國際文化機構的持續合作,並再次肯定其推動全球策展協作的承諾。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去年首次舉辦「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」,期間 M+和多間國際博物館夥伴 簽署了合作意向書,「時代的稜鏡:日本的藝術實踐 1989‒2010」和「李昢:一九九八年至 今的創作」便是其中的重要合作成果;「春之宣言」則源於 M+與國立亞洲文化殿堂於 2024年 10 月在韓國簽訂的合作意向書。
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的「時代的稜鏡:日本的藝術實踐 1989‒2010」
由 M+與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聯合策展及舉辦的「時代的稜鏡:日本的藝術實踐 1989‒2010」將於 2025 年 9 月 3 日(星期三)至 12 月 8 日(星期一)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展出。此展覽將展出來自日本及海外超過五十位藝術家的作品,探究 1989 至 2010 年間在日本湧現的藝術及日本文化如何影響世界。此段時期上承昭和時代(1926–1989)的終結及平成時代(1989– 2019)的開端,下迄 2011 年日本東北大地震發生的前一年。這二十年見證了冷戰結束和全球化的來臨,促進人、商品和資訊的自由流動,並大大鼓勵了國際對話和互動。在此期間,日本和其他地方的藝術家不斷尋求新的創作方式,如同稜鏡般折射當時的社會和文化潮流,創作出提出多元問題的作品。此展覽透過藝術視角反映這一關鍵過渡時期,呈現各種歷史和背景多元紛陳的面貌,同時從國家和國際角度審視日本作為藝術創作平台的角色。
展覽以序章開始,探索 1980 年代全球化的萌芽。隨後進入以 1989 年為起點的日本歷史重大轉折期,展示在這個日本社會政治變革時期湧現的藝術活動。對這個由 1989 年至 2010 年的時代的探討從三個主題角度展開:第一個主題「The Past Is a Phantom」探索藝術家如何持續探討戰爭及其對社會、文化和個人心理的影響;第二個主題「Self and Others」聚焦的作品審視身分認同、性別和傳統等級制度,同時展示日本文化如何繼續啟發藝術實驗;第三個主題「A Promise of Community」展示一系列項目,呈現藝術家如何透過與現有社群互動或建立新社群,探索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嶄新可能。
「時代的稜鏡:日本的藝術實踐 1989‒2010」由 M+藝術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與 M+視覺藝術策展人譚雪凝、國立新美術館總策展人神谷幸江、國立新美術館策展人尹志慧共同策劃。
於首爾 Leeum 美術館舉行的「李昢:一九九八年至今的創作」
由 M+與首爾 Leeum 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巡迴展覽「李昢:一九九八年至今的創作」將於 2025年 9 月 4 日(星期四)至 2026 年 1 月 4 日(星期日)率先在首爾 Leeum 美術館展出,並於2026 年 3 月移師 M+,其後再巡迴到全球其他場地。李昢(韓國籍,生於 1964 年)是當代藝術界舉足輕重的人物,她在 1980 年代末以富實驗精神的作品回應韓國動盪的社會政治環境,由此嶄露頭角,她在過去四十年間透過行為展演、雕塑、裝置和平面作品的多元化創作,成為了全球當代藝術的重要聲音。李昢探究身體與社會、人類與科技、自然與文明之間複雜多變的關係,以及塑造這些關係的權力機制,藉着這種廣泛的探索不斷演變的作品思考人類的過去和現在,同時提供對未來的想像。
「李昢:一九九八年至今的創作」匯集約 150 件作品,全面展示李昢從 1990 年代末至今的重要創作軌跡。展覽包括二十一世紀初期的關鍵作品──如《Cyborg》和《Anagram》系列,探索以科技為媒介的後人類文化中有關人體的概念。展覽的重點展品是李昢自 2005 年以來創作的《我的宏大敘事》完整系列,這是一系列尺寸巨大的雕塑裝置。展覽還包括這位藝術家近期的《Willing To Be Vulnerable》和《Perdu》系列作品,以及眾多凸顯李昢創作過程的繪畫 和模型。這些作品展示了李昢對幾個核心議題的持續探索──烏托邦現代性、人與科技的關係,以及人類不斷追求完美與進步過程中所經歷的成就與挫折。
「李昢:一九九八年至今的創作」由M+藝術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、首爾 Leeum 美術館展覽主管 June Young Kwak 共同策劃,並由 M+設計及建築策展人張俊傑、Leeum 美術館策展人 Heyeon Kim 協力。由 Leeum 美術館、M+與出版商 Thames & Hudson 聯合出版、首本關於李昢廣泛而多面向的創作的全面專著,將與展覽一同面世。
在光州國立亞洲文化殿堂舉辦的「春之宣言」
為紀念國立亞洲文化殿堂成立十周年,香港 M+和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聯合策劃了展覽「春之宣言」,將於 2025 年 9 月 5 日(星期五)至 2026 年 2 月 22 日(星期日)在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向公眾開放。
展覽匯集藝術家、科學家和理論學家,共同審視經濟全球化並思考替代方案,着眼點放在地域性、生物多樣性和未來世代。國立亞洲文化殿堂於 2024 年 10 月舉辦了一場研討會,以開展此展覽的策展研究,並將對話擴展至地質概念中的人類世之外,聚焦於有關資本主義價值體系的新觀點,以及其與自然世界的糾葛。本展覽傳達對未來的宣言,期盼一個所有物種能夠和諧 共存的春天來臨。參展藝術家包括 ikkibawiKrrr、Kim Soun Gui、朴慶根、Anne Duk Hee Jordan、張英海重工業、何銳安、張鎛、Chan Sook Choi、希桃史戴爾、Connie Zheng 等,他們的作品透過跨領域的手法,探討生態和社會問題。展覽將展出十二件全新委約作品。
「春之宣言」由國立亞洲文化殿堂高級策展人 Kim Jiha、國立亞洲文化殿堂策展人 Lim Liwon、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助理策展人 Jeon Minsu、M+ CHANEL 資深策展人及流動影像主管蘇筱琪、 M+流動影像助理策展人李嘉琦、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科學藝術主席 Alistair Hudson 及 ZKM 博物館 Clara Runge 共同策劃。
日期、地點
收費
特惠門票(全日制學生、7至11歲兒童、60歲或以上長者):$100
二人同行(一位成人及一位小童):$250
三人同行(兩位成人及一位小童):$400